首页 > 最新动态 > 朝阳妇幼 | 众志成城再出发 强化管理保母婴——朝阳区召开2024年第二次产科例会
最新动态
朝阳妇幼 | 众志成城再出发 强化管理保母婴——朝阳区召开2024年第二次产科例会
2024-06-1440

繁花盛开如锦绣,夏草青翠吐芳华。2024年6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2024年第二次产科工作会议暨危重症评审及围产儿死亡评审会在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北院顺利召开。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主任刘凯波,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妇幼和精神卫生科科长汪滢、科员高榆,朝阳区妇幼保健院院长于亚滨出席,会议由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小劲主持。此次产科例会汇聚了朝阳区妇幼保健技术的众多专家,涵盖围产保健、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共同探讨和分享了临床经验和学术进展。辖区内21家助产机构的妇幼专干、产科主任、产房护士长等代表到场参会,共108人。

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妇幼和精神卫生科科长汪滢对辖区孕妇健康管理的辛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朝阳区在2023年取得了孕产妇零死亡的佳绩。并指明根据市卫健委的工作要点以及“健康北京2030”的规划要求,以母婴健康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北京市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成果,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健教科科长周晓兰针对2023年度朝阳区助产机构在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中,反馈了五个核心考核维度的综合情况与具体成果。阐明工作中的挑战和亮点,正是由于机构持续的努力与完善,使得朝阳区在2023年北京市新生儿复苏团队考核中荣获了榜首。信息科科长唐友池通报了2023年北京市产科的重点数据,分析了2024年朝阳区产科的关键指标,包括活产、剖宫产、贫血、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数量、发生率和近年来变化趋势。对产科数据的质量进行了多维度评估,并对辖区内人脸识别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孕产保健科副科长潘海娟就产科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反馈,结合当前朝阳区产科质量的整体状况,指出妇幼工作取得的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梳理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明确要求和工作计划。

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主任刘凯波围绕北京市消除母婴传播认证工作,从管理机制、规范服务、数据和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权益保障、性别平等和社区参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培训,为区级和机构提供了管理上的关键指导。并强调了多部门协作的重要性,确保信息流通的顺畅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同时,分享了北京市在此领域已取得的显著成就与宝贵经验,为众多家庭筑起了一道健康与幸福的坚实防线。

在围产保健专家组组长路军丽主任的主持下,会议分上下午两场进行孕产妇危重症及围产儿死亡病例讨论。各机构临床负责人以具体病例为切入点,分享了诊断、治疗以及紧急抢救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了产科同仁在危重病例处理中的攻坚克难精神。专家们从行政管理和专业救治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既点赞了抢救亮点,也指出了待改进之处,为未来工作指明方向。会议期间,专家们针对五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了区级评审,多方位审视孕产期保健全过程,对孕期管理、分娩过程中的干预以及产后管理等展开了详尽的探讨,并对胎心监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具体的操作建议。此次严谨的评审和交流,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南。

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小劲总结发言,朝阳区妇幼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执行“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秉持“精准施策”的原则,对照《北京市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遵循“功能完善、服务优化、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在这万物并秀、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借助产科例会的宝贵平台,汇聚妇幼工作者共同交流心得、深入探讨学术。我们深知,每一次进步都代表着对母婴安全的坚守,每一份努力都凝结着对妇幼健康的承诺与保障!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