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9日,第十五届中国妇幼健康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大会期间,为积极推进“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项目,提高宫颈癌防治的工作质量,同步举办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分论坛。
该分论坛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办公室承办。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了消除宫颈癌的阶段性任务目标。为助力全国各地落实该行动计划,2023年4月,中国妇幼健康保健协会成立“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办公室”,推动在2030年前达成消除宫颈癌工作的任务目标。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小千,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宋世琴,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温伟群,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曲慧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狄文,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WHO妇儿保健研究培训中心原主任赵更力,广东省HPV相关疾病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谢龙旭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凯普大健康产业学院蔡应木教授等专家,及全国各级妇幼保健协会、妇幼保健院和“加速消除宫颈癌项目”项目参与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大会伊始,宋世琴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十部委的联合行动计划文件,强调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同年,中国妇幼健康保健协会成立“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办公室”,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各级妇幼保健院,要建立和完善二级专科建设;建立绿色通道,方便病人复查和就诊;加强质控,做好随访工作避免漏诊;注意数据积累;确立癌症病人救治体系,达到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的目的。以妇幼健康的新成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所有妇幼人义不容辞的任务,大家共同努力!
“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项目介绍及项目签约环节由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温伟群会长主持。会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项目牵头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狄文教授对项目进行介绍。以加快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为项目背景,狄教授强调了高危型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有效性的科学意义。为达到90-70-90的阶段性目标,以“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办公室”为依托,本项目通过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开展宣传倡导和科学普及、进行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调研总结、规范实施路径、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成立项目专家组等方式,协助各地快速精准落实行动计划,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以期通过有效管理,达到WHO提出的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规划目标。
2024年7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开展“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项目,此举迅速得到全国妇幼机构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近70家医疗单位积极申请并正式签约加入该项目,覆盖23个省份,共同致力于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通过专家审评委员会考察、审核,12家医疗单位被协会授予“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项目实施牵头单位”!项目牵头单位将作为项目牵头中心,发挥带动效应,在科普宣传、学术研究、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医院机构的加入,不仅壮大了该项目力量,也为全国宫颈癌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各方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宫颈癌防治事业发展,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这一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消除宫颈癌的决心与信心?!

谢龙旭教授进行《科技创新助力全球加速消除宫颈癌》的报告。谢教授表示,目前所有权威的国际、国内筛查指南和技术路线方案都强调,HPV DNA检测作为一线初筛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优策略。凯普HPV 12+2是第一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宫颈癌初筛预期用途产品,是目前最具有卫?经济学效益的筛查?段。同时,凯普推出包括HPV DNA分型、E6/E7 mRNA及DNA甲基化检测在内的多元化筛查方案,这些方案不仅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实现了对宫颈癌风险的精准评估。
蔡应木教授以《生殖道病原感染检测技术应用》为题进行授课。他指出女性生殖道感染在患者诊疗中普遍进行单一、有限检查,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凯普医检推出生殖道健康状态评估,包括生殖道宏基因组检测项目和生殖道靶向病原检测服务项目。凯普的生殖道宏基因组检测项目,可精准检测2万余种微生物,对HPV进行全分型,提供全面的阴道微生态分型评估;生殖道靶向病原检测项目则可检出110种常见微生物,45个明确耐药位点,而且HPV DNA和HPV E6/E7 mRNA同检,可免去患者的二次采样,节省患者时间,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辅助。

赵更力教授进行题为《实现“加速消除子宫颈癌战略”的思考》的主题演讲。赵教授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宫颈癌防治中制定的工作计划、防控策略和实施情况,对比国内,目前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阶段,HPV疫苗接种覆盖率极为不足,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低,与WHO消除宫颈癌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她指出,HPV疫苗安全有效,越早接种越早获益,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以及宫颈癌筛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指南与专家共识技术指导与引领下,使用经药监局批准的具备宫颈癌初筛预期用途的HPV检测试剂,多管齐下,提高HPV疫苗接种率和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一定能够助力我国加速消除宫颈癌,早日实现WHO制定的90-70-90目标。
各地宫颈癌防控策略与方法经验分享环节由赵更力教授主持。
会上,北京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保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韩历丽做了《中国超大型城市子宫颈癌筛查挑战与解决方案》的经验分享。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在宫颈癌防控上面临较大挑战。筛查方式选择上,北京开展了大规模宫颈癌筛查策略研究,卫生经济学分析证实了HPV初筛或者HPV+TCT联合筛查具有很好的高级别病变预测能力。韩主任指出,北京市在2019年启动“HPV+TCT”联合筛查方式,2024年采用HPV初筛方式,并将服务人群扩大到常住人口,建立了多部门协作、密切配合、明确责任、权责统一的工作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宫颈癌防治健康科普教育,对筛查机构实施同质化管理、全流程质量控制,以提升服务能力。2021年,北京市两癌防治培训基地成立,规范了诊断和治疗。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阴道镜室负责人曾莹带来江西省宫颈癌筛查工作经验分享。江西省靖安县曾是全国宫颈癌死亡率第三的高发区,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首任院长杨学志的带领下,该地建立了我国首个宫颈癌防治基地。基地采用“四联早期诊断法”,结合中药“三品”锥切,使靖安县宫颈癌死亡率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也开创了我国农村宫颈癌普查普治新篇章。曾莹强调,宫颈癌防治需政府重视资金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坚持群防群治,实施“低成本、广覆盖”和“全过程、全覆盖”策略,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力守护广大妇女健康。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敏进行了深圳南山宫颈癌防控经验分享。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构建了“1+7+N”的服务网络,完善与社区、疾控中心等多部门合作机制,实现“两癌”筛查、宣传“最后一公里”管理。他们统一招标采购具备宫颈癌筛检全流程的试剂,严格全区质量控制管理,实现HPV+TCT一管两测,避免患者重复就诊、采样。张院长展望,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健康教育,化零为整,形成“一盘棋”防控,扩大HPV疫苗接种范围,并探索宫颈癌防-控-保新模式。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副主任胡秀颀带来了《奋楫笃行,消除宫颈癌——六盘水市宫颈癌工作经验分享》。胡主任介绍了六盘水市在宫颈癌筛查工作中的发展历程,从2014年首次在辖区开展到2020年全面铺开,截止2024年,累计惠及本市超28万人次适龄妇女。从早期的宫颈刮片到细胞学检查(TCT),再到采用HPV12+2筛查技术,有效提高了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减少筛查漏诊率。“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项目参与申请将持续开放,继续与全国各医院机构合作,凝聚更多力量。下一步,项目组将对参与单位开展组织调研,评审、授予称号及年度表彰,学术会议与研讨会培训、组织学习考察、科研课题合作、公众教育与宣传等系列活动,指导各地消除宫颈癌业务,落实各单位形成长期有效工作机制,助力中国早日达成行动计划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