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分论坛圆满举办
2024年11月28-29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分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圆满举办。本次换届大会及分论坛依托第十五届中国妇幼健康发展大会,邀请了来自全国25个省的一百余位拟聘委员及代表到场参会,围绕胎儿心脏病等出生缺陷的防控网络建设及管理、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医工交叉研究与应用等热点议题进行分享及讨论。
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换届大会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宫露霞副秘书长主持。宫秘书长首先介绍了专委会换届筹备、批复过程,强调了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衷及目标是合力提升胎儿心脏病防治能力,自2017年成立以来完成了大量建设性的、引领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宫露霞副秘书长主持换届大会
随后由第一届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主任何怡华教授进行第一届专委会工作总结及换届准备工作报告述职,倡议专委会在致力于“胎儿心脏病防治”的共同目标下共同努力,进行多元交叉融合,发挥专委会多学科协作特色及优势,面向胎儿心脏病及相关母体疾病的诊断及围产期管理,制定专家共识、组织专题培训和技术推广,倡导专委会成员密切协作,共同进行数据库的开发、共享,开展高水平多中心科学研究及临床技术推广,齐心合力推进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和科学健康孕育。
第一届主任委员何怡华教授
进行专委会工作总结及工作报告述职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分支机构办公室张冰主任宣读换届批复并公布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参会人员进行投票选举,最终全票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乔杰院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益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浩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陈欣欣教授担任专委会顾问,何怡华教授连任第二届主任委员,另有14位副主任委员、30位常务委员及63位委员当选。
陈资全会长为专委会顾问、新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颁发了聘书。
随后陈资全会长致辞指出妇女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每家每户关切的头等大事。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基本前提。希望在何怡华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大家共同携手、齐心合力推进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和科学健康孕育,不断谱写护佑妇幼健康的新篇章,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陈资全会长致辞
伴随着全体委员合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圆满结束,也标志着专委会新起点的开始。
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体委员合影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分论坛围绕胎儿心脏病等出生缺陷的防控网络建设及管理、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医工交叉研究与应用等热点议题分为两个板块展开。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顾晓琼教授以“广妇儿自动化样本库建设经验分享及展望”为题,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儿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与基于样本的科研转化应用情况,就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建设助力医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分享,同时为在新趋势情况下规划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建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徐玮泽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向良成教授分别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诊断网络建设经验分享”和“国家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指标解读”为题,就出生缺陷产前筛诊网络建设及质控指标进行讲述,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呼吁大家做好三级防控措施,做到出生缺陷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加强早期筛查治疗和早期康复,进一步减轻患儿致残程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最后,由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刘凯波教授基于最新的统计分析数据,为我们分享了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一体化管理经验,通过控制婴儿死亡率、加强多学科会诊平台的管理、加强规范化管理等措施,对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一体化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及改进。
讲者风采
图片滑动
29日上午的分论坛围绕“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医工交叉研究与应用”展开,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倪东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卢龙教授分别以“智能超声研究与转化”及“信息管理视角下数智赋能的医疗大数据研究”为题,介绍了医学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包括超声标准切面的定位、生物参数的测量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等方面的工作,阐述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超声医学所面临挑战的研究思路,同时还介绍了实验室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的探索,包括AI模型开发及部署的核心技术,临床应用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王红英教授以“AI辅助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初探”为题,展示了其团队深入研究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三种疾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应用,并将不同级别的超声医生与人工智能识别效能对比,验证和优化了该模型的诊断效能。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母胎医学中心何怡华教授以“人工智能助力出生缺陷全流程防控”为题,介绍了团队在开展出生缺陷防控的多学科医工交叉研究方向,建立胎儿心脏超声影像多切面质量控制、国际首个胎儿心脏病筛查模型、疾病诊断模型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先心安”胎儿心脏智慧医疗平台产品,并通过推广有效解决临床痛点问题。苏州市立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苟中山教授分享题目为“胎儿心律失常智能诊断的多中心临床应用”,通过胎儿心律失常的智能诊断技术研发,为胎儿心律失常的产前超声诊断提供更为客观、有力的辅助诊断参考,提高该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实现及时发现、精准治疗,进而有效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和转归。
讲者风采
图片滑动
在本次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上,我们共同见证了专委会新一届全体委员的产生,为专业委员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新任专委会全体委员将秉承专委会的宗旨和目标,继续致力于胎儿心脏病防治工作,推动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分论坛上,各位专家和学者围绕胎儿心脏病的诊断、管理、医工交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大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胎儿心脏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次大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契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胎儿心脏病防治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发展。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本次大会的专家和学者,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出生缺陷防控事业的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