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江门妇幼 | 基于孕产妇就医旅程感知“被懂得”的生育友好型医院建设实践
最新动态
江门妇幼 | 基于孕产妇就医旅程感知“被懂得”的生育友好型医院建设实践
2025-08-211

一、背景与核心理念

当前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80后的高危孕产妇增加,90后00后的多种分娩方式选择、产后入住“月子中心”、“产假”中“旅游”、“新媒体”分享等背景下,孕产妇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从"安全分娩"升级为"全周期健康管理+情感体验"的双重期待。江门妇幼通过流程再造+管理创新打破传统分段式服务壁垒,将“产科”整合,连续实现了满意度和市场份额提升。

关键转变:从“以安全分娩为中心”到“以孕产妇体验为中心”的模式转移,核心是让孕产妇(含利益关系人)在就医全流程中持续感知“被懂得”。

二、对婚、孕、生、育、教的需求场景分析,提供供给与匹配度吻合“模式”

(一)服务设计思维(SDT)搭建服务骨架,系统性设计服务流程。

“预约(院前)—就医(院中)—随访(院后)”主动提供服务的闭环系统管理和迭代。

以“需求精度识别、多维换位思考、洞察真实需求”三种方法促进医院全员思维升级。

健康教育的IKAP理论(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和行为(Practice))转化实践标准,促进行为改变。

(二) 孕产全周期的四个阶段12大就医场景27个关键触点“被懂得”。

1.孕产全周期四个阶段?

孕早期(1-13周)、孕中期(14-27周)、孕晚期(28-40周)、产褥期(产后6-8周)。

2.12大就医核心场景及27个关键触点?

场景1:优生优育咨询、妊娠确认与建档?

触点1?:孕前咨询、孕5-8周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及胎心搏动(排除宫外孕)。

触点2?:孕11周前全面建档,常规检测(Rh阴性、传染病需重点监测)。

场景2:胎儿畸形与遗传病筛查?

触点3?:孕11-13+6周NT检查+血清学筛查(早期唐氏筛查),或无创DNA。

触点4?:孕15-20周中期唐氏筛查或无创DNA。

触点5?:孕20-24周系统超声排查结构畸形。

场景3:代谢与并发症管理?

触点6?:孕24-28周OGTT,诊断妊娠糖尿病。

触点7?:孕晚期血压监测(排查子痫前期)、Rh阴性孕妇抗体效价复查。

场景4:分娩预警与入院指征?

触点8?:见红、规律宫缩(5-6分钟/次)或破水(立即平卧就医)。

触点9?:孕晚期胎动异常(2小时<10次)、持续腹痛或出血>月经量。

场景5:分娩全程管理?

触点10?:第一产程:监测宫缩频率,每2-4小时排尿防膀胱充盈。

触点11?:第二产程:配合助产士呼吸用力避免会阴撕裂。

触点12?:第三产程:15分钟内自然娩出,超30分钟需手取胎盘。

场景6:高危妊娠干预?

触点13?:双胎妊娠32-34周终止(单绒单羊)、38周终止(双绒双羊)。

触点14?:ICP筛查:瘙痒+TBA≥10μmol/L防死胎风险。

场景7:产后急症处理?

触点15?:产后2小时观察期。

触点16?:伤口感染/裂开、恶露异常。

场景8:母婴康复与随访?

触点17?:产后30分钟内早接触早吸吮。

触点18?:新生儿黄疸监测。

触点19?:产后6周复查(子宫复旧切口愈合、盆底评估)。

触点20?:“多模态”量表筛查产后抑郁与干预。

场景9:孕早期危急症处置?

·    ?触点21?:孕8周前突发剧痛+阴道出血,立即急诊超声确认妊娠囊位置。

·   ?触点22?:妊娠剧吐致尿酮体阳性或体重下降>5%,需住院补液及电解质纠正。

?场景10:宫颈机能监测与干预?

?触点23?:高危孕妇(双胎/流产史)孕14周起动态监测宫颈长度,<25mm需宫颈环扎术防早产。

?场景11:产时突发状况应对?

?触点24?:分娩中胎心骤降(<100次/分持续3分钟),立即侧卧位吸氧+终止妊娠准备。

?触点25?: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500ml(剖宫产>1000ml),启动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场景12:产后长期康复管理?

?触点26?:剖宫产术后6周切口愈合不良(红肿渗液),需清创+抗感染治疗。

?触点27?:产后42天盆底肌力评估≤3级,定制康复训练防脏器脱垂。

(三)构建“需求感知-服务响应-效果评估”闭环体系。

三、全流程体验优化策略

(一)空间与流程重构

“一站式”服务中枢:集中备孕早孕中心/优生优育咨询门诊、早孕门诊、产科门诊、产前诊断中心、内科门诊、中医门诊、心理门诊、超声检查、检验科、护理门诊(母婴护理和母乳喂养)+助产士门诊、胎心监护、建册、预约、缴费、医保定点(线下线上模式)等环节,实现孕产妇“最多跑一次”,孕产妇的“被懂得”实现了具象化。

孕妇学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妈妈)现场指导和网络沟通指导结合,实现了线上突破时空限制,线下保障实操深度,形成互补。

专业管理的“孕妈群”,提供温馨专业指导和大众参与式讨论与分享,增加归属感和粘度。

家庭化产房实现“待产-分娩-恢复”同室完成,配备相应镇痛服务、导乐、产后康复、中医理疗、一对一月嫂等特色服务体验感明显。

提供“新手爸妈训练营”、育儿知识讲座等。

提供智慧化服务。基于电子病历(广东省六级、国家五级)+互联互通四甲+互联网医院构建的“智慧医院平台集成”,提供在线咨询。

(二)关键环节情感化设计

分娩体验升级。24小时无痛分娩服务覆盖,含椎管内镇痛分娩、非药物镇痛分娩,覆盖率达100%;自由体位分娩+导乐陪伴;家庭化产房允许家属参与剪脐带等仪式;VBAC(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及臀位外倒转术等促进自然分娩等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播放一些轻音乐,舒缓产妇的紧张情绪;开展剖宫产术中导乐,为产妇提供最大化的人文关怀。

高危妊娠管理。加强多学科协作(MDT),建立完善的危重孕产妇救治制度及流程。建立“预警-诊断-治疗-护理-随访”全链条闭环服务合作链,高效响应救治需求。并成立院级专项救治小组,实施“一患一策”精准管理,采取“评估-干预-监测-反馈”模式助力临床决策。成功救治23+6超早早产儿、IVF术后、双胎超低出生体重儿(550克/560克),随访健康。

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链附加值提升项目。

(三)延续性服务创新

产后康复闭环。应用IKAP理论开展互动式健康教育,产后康复依从性提升;互联网医院+护理,提供上门服务;心理支持体系+"孕妈心灵互慰群"24小时在线答疑。

四、管理创新支撑体系

(一)多学科协作机制。危重孕产妇MDT团队建设。生殖医学-产科-新生儿科-康复医学中心联合诊疗,实现"评估-保胎-产后康复"闭环。

(二)员工服务能力重塑。“向奋斗者致敬”等系统系列培训与实践、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

科研立项和成果不断刷新医院历史(今年上半年BMJ:IF42.7;下半年NEJM:IF78(修回))。科研创新赋能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近3年开展超过100项),危重救治成功率持续提高、罕见病诊治范围逐年扩大。国家、省、市学科建设和专科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医疗保健共同进步。

(三)政策保障创新

生育保险支付。残疾儿童医疗补助救助基金建立和实施超过十年,受益儿童超1000人。建立和实施了江门慈善会项目的子项目:妇幼救助专项基金,近5年超过20个家庭受益。

江门市卫健局主管的,江门妇幼牵头搭建的,江门市区域妇幼保健信息平台建设和实施,近8年实现了辖区内孕产妇即时管理和质控,由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实现了可溯源的质控。

妇幼保健联盟+产科联盟+儿科联盟等建立,实现了辖区内妇幼体系的管理和技术双提升。依托江门妇幼的江门市区域,产科危重症救治中心和质控中心+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和儿科质控中心规范建设和管理,保证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质量安全。

五、实施成效评估

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持续保持低位,多年来保持孕产妇死亡率为0;孕产妇抢救成功率100%;门诊和住院孕产妇满意度持续高分;江门妇幼的辖区孕产妇市场份额相对比逐年上升。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王松柏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