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耕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链条,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主要指标不断改善,2024年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
0、2.46‰、1.87‰,同比持续下降,整体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陕西省先进集体。面对生育率下降带来的服务需求变化、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挑战,作为妇女儿童健康核心力量,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统筹推进“进位”“织网”“暖心”三大行动,创新实践妇儿健康服务新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深化“进位”行动,打造区域妇儿健康服务平台
1.发展格局日臻完善。坚持大健康理念,深入推进临床保健融合发展,突出专科专病特色,深耕妇女保健、孕产保健、儿童保健、中医保健、生殖医学中心“五大部”学科体系内涵,完善学科功能设置。开设27个专科、97个亚专科,及月经病、哮喘、睡眠障碍、营养代谢、体重管理、学习困难等60个专病门诊,逐步实现生育全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闭环”管理。
2.专科特色持续提升。打造多个知名专科品牌,建成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及国家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单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新生儿科)、省级重点专科3个(产科、儿外科、妇科)、市级重点和优势专科12个;同时是宝鸡市妇科、产科、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宝鸡市妇幼保健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
3.辅助生殖全市领跑。在全省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建成首家生殖医学中心,先后获准开展辅助生殖AIH项目正式运行、试管婴儿IVF技术试运行。截至目前,累计967对夫妻入组夫精人工授精(AIH),成功妊娠326例、出生新生儿224名(含双胎12名),无出生缺陷婴儿,54对夫妻入组试管婴儿(IVF),7人获得临床妊娠,有效填补了宝鸡地区辅助生殖技术空白。
4.区位优势更加突显。按照“覆盖全市、引领全省、辐射周边”的原则,牵头组建妇产科、儿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辐射陕、甘、豫、宁、新、蒙等6省12市72家医院,定期开展专科联盟单位互访互学,通过科室合作共建、远程医疗协作、临床课题研究等灵活方式,深入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拓宽妇幼专科“朋友圈”,扩大品牌城区影响力。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最好成绩位列全国第32位,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地市级第一,实现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
二、深化“织网”行动,聚力提升妇儿诊疗服务能力
1.织密妇儿健康服务网。在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基础上,先后延点改制举办代家湾分院,延伸领办2个社卫中心、1个社卫站,开设健康中心,建成以“三院三社区一门诊”为核心的城市医疗集团,逐步形成协调统一、共建共享、流程优化、高效低耗的管理格局。按照隶属关系、人事管理、服务职能“三不变”和团队帮扶、技术支持、骨干培养“三到位”,以质量控制、技术指导、业务人员、妇幼项目、双向转诊、信息互通“六统一”为核心,与市辖区县13家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由学科带头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2支帮扶团队,定期组团深入县区开展项目质控、技术指导,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2.织牢母婴保障安全网。持续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双中心”内涵,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成立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专班,有序承接基层危重患者救治、转运,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不断缩短紧急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创6分30秒最短记录,畅通重症抢救紧急用血机制,确保急危重优先用血,成为全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急先锋”和“压舱石”。年均转运抢救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百余例,抢救成功率分别达到100%、98.9%。
3.织细出生缺陷防控网。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建成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协同单位、陕西省产前超声筛查中心、宝鸡市产前筛查诊断中心、宝鸡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宝鸡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构建生育周期出生缺陷防治机制,实现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咨询、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构畸形矫治院内“闭环”管理。累计为53.40万名新生儿提供免费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筛查率由2007年29.2%上升至2024年99.38%,累计救治及系统管理苯丙酮尿症(PKU)患儿85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80例。
4.织好诊疗救治康复网。成立宝鸡市川崎病诊疗研究中心、宝鸡市儿童康复中心,建立儿童创伤急救中心、内镜中心,全面开展小儿胸腔镜、腹腔镜手术,拓展小儿骨科、新生儿颅脑外科、新生儿腹膜透析,多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切实为全市妇女儿童兜起疾病康复、医疗救治保障网。成功救治胎龄25+6、体重700g早产儿;救治儿科疑难罕见疾病21种,其中9种为首发诊断;累计3000余名脑病患儿接受康复救助,康复好转率、正常化率分别达到95%和12%以上。充分发挥专科技术优势,打造无痛舒适化医疗护理服务,推广镇静检查治疗,我院无痛分娩率自2019年75.9%上升至2024年88.9%,全市无痛分娩率自2022年51.07%上升至2024年69.05%。
三、深化“暖心”行动,全面聚焦妇儿健康服务需求
1.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分娩友好、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出发,从妇女儿童看病就医小处着眼,细微处着手,积极探索提升医疗服务“最佳路径”,打造智慧、便捷、童趣、专业的医疗服务,开设特需门诊和病区,改善病区、游乐区和保健、康复特需专区设施,升级专业设备配置,引进乳腺钼靶、1.5T核磁等设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2.精准开展分级诊疗。加入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联体”、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医联体成员单位,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交大一附院等建立协作,聘请知名专家长期坐诊,成立10个MDT小组,定期通过多学科会诊、查房、远程医疗等,为就诊妇女儿童提供“私人订制”精准化诊疗方案。依托专科联盟构建“国内、省内、院区”三级远程诊疗体系,使基层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
3.精准实施便民服务。开展全预约诊疗,实行弹性排班,动态调整医师号源,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就诊。推进“诊间支付、线上支付、床旁结算”,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设置舒适化母婴室,建立“爱心驿站”和“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具体做法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被省卫健委推广。
4.精准落地惠民举措。将孕产妇、儿童健康免费服务项目提高至642元、645元,分别提高130元、134元,增加孕产期心理测评、儿童眼保健视力检查、孤独症筛查等免费服务;高危孕产妇分娩费用减免300元/人,参保女性产前检查、住院费用分别增加定额补助500元,综合报销增加1000元,优抚政策实施后,同比减轻群众负担10%-30%。
来源: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