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工作亮点
一、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党组织全面覆盖医院各内设机构,“双带头人”比例达89.3%,以党建凝聚全院职工同向发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各党支部结合科室特色,不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创新,改善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持续抓专科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内涵与辐射并举
(一)探索“大专科、强综合”发展路径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11年,百余年的发展历经多次变迁,医院学科门类齐全,成为具有综合实力的妇幼保健机构。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院党委确定了“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战略,在持续加强妇幼优势和特色专科能力建设的同时,稳步发展内科、外科、急救、重症医学、医学美容、心理卫生等综合业务,带动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二)探索妇女全生命周期、儿童全生长周期的服务模式转型
以健康需求为导向,实施妇女、儿童“一站式”健康管理,延伸保健服务的链条。自主建立了广西首家女性健康管理中心,为女性提供从青春期至老年期生殖健康的全方位服务;经批准建立了儿童健康指导中心,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个性化体检、营养指导、视力听力保健、口腔医疗保健、心理卫生保健、疾病治疗及康复等整合型服务;建立了宫颈癌HPV 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诊治和救助相衔接的宫颈癌三级预防与综合防治模式。
(三)探索“一站式”多学科联合协作诊疗机制
从首诊出发,由多学科资深专家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医疗保健服务,通过简化就诊流程,完善跟踪随访,提升就医体验。建立了10多个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围绕不孕不育与生殖、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一体化、危重孕产妇的识别与救治、宫颈癌防治一体化、儿童保健与康复、微创介入的多病种应用与危重症救治、乳腺疾病诊疗、甲状腺疾病诊疗、代谢减重、妇女及儿童心理卫生、医学整形在妇科与乳腺科的应用、中医药融入妇幼专科业务等,全面提升保健及治疗效果。
(四)开拓视野,树立保健及临床服务向外延伸的理念
建设清风护理中心,深化老年友好医疗机构建设内涵,与院内神经、心血管、呼吸病区实行“医疗-康复-护理”的双向转诊,同时推广医院综合业务品牌;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自筹经费开展特定人群免费“两癌”筛查,组织开展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师生群体筛查,不断拓展群体保健的宽度;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保健和临床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县(市)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妇幼特色专科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展医院优势和特色专科服务的深度。
三、持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促进管理增效
(一)以人才引进和培育促发展
院党委提出人才引进和自主培育相结合的“双轨道”人才战略,为医院发展注入新动能。先后引进保健临床专科及紧缺管理人才共计28名,柔性引进专家学者4人,创新推出院内“英才、青苗”人才培养计划,先后培育19人。
(二)以绩效考核和分配改革激活力
围绕国考监测指标,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同时,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推行薪酬分配改革,实施全员绩效考核,按不同岗位类别实行激励,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
(三)以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效能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运营分析和成本管控,动态调整收支结构;全院开展定员定岗,减少人力成本支出,控制药品、耗材占比;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固化成本支出。
(四)以标准化管理全覆盖保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医院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流程,把法治和安全生产要求融入医院管理的各环节,组织建立、修订和完善各类制度988项,工作流程320项,应急预案104项并编印下发。
四、注重妇幼品牌文化的传承
深度挖掘、整理和提炼建院112年的历史,编纂医院院志,高标准建设党建·院史馆,“团结和谐”的妇幼文化氛围日益厚植;利用医院有限空间打造清廉文化阵地,医院官方网站增设“清廉妇幼”专栏,制发清廉简报,选树清廉典型,院内评选“清廉医护”、“清廉家庭”,“树正气、讲纪律”的清廉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积极组织院级各类讲座和读书分享活动,“奋发向上”的妇幼书香文化氛围日趋浓厚;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参与基层义诊、健康科普等活动,在辖区社区设立“爱心义诊小屋”,每年开展义诊近百场,参与专家和党团员志愿者达1000余人次;建立了职能部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参与门诊“一站式”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桂林妇幼的温暖和力量。
五、2024年工作成效
医院被推荐为自治区“清廉广西建设示范单位”,医院党委党建品牌“妇幼健康·党建先行”通过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复核,新生儿科党支部获桂林市首个自治区“五星级公立医院党支部”、桂林市第一批“四强”党支部。
住院量30016人次,门急诊量583573人次,同比增长8.24%、 4.12%,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率达到83.2%。
医院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其中:有效收入占比73.93%,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8.52%,药占比降至20.61%,每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降至15.26元。
国考监测保持B++等次,24条评分指标中,共有11条指标得分率达80%以上,6条指标达满分;其中辖区管理、服务提供、满意度评价三方面指标得分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