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东营市委市政府整合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市人民医院医疗资源,实行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重新组建市妇幼保健院。三年多来,两院积极探索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成效显著,探索出了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一、“五高协同”实现市级妇幼保健院与三级综合医院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固本培元,“高”站位谋划。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坚持融合发展改革做到“三不变”;即妇幼保健机构独立法人资格不变;财政投入保障政策不变;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不变。从而实现“三提升”,即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提升;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确定了通过融合发展,达到市妇幼保健院与东营市人民医院互惠共赢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二)政府支持,“高”标准保障。东营市委、市政府及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在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在政策、人才、财政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高标准建设妇幼保健楼,并将2.5万平方米的市立儿童医院大楼进行划拨合并,使妇幼保健院的总建筑面积从9000平方米达到了6.1万平方米;市编办为新组建的市妇幼保健院批复总量控制人员540名;市财政每年打包拨付市妇幼保健院人员经费补助1600万元;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多形式、多渠道积极为市妇保院发展广纳贤才。市卫生健康委还专门出台了《东营市妇幼保健院与东营市人民医院一体化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为整个融合发展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系统观念,“高”效能推进。为促进融合发展实现快速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对融合工作实行高位推进、精准推进、系统推进。推出了“1234”工作机制。“1”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法两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成为融合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2”是融合后努力实现“双三甲”的总目标,即高标准完成东营市人民医院的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和东营市妇幼保健院的三甲创建工作。“3”是双方共同达到三个“实现”,即医疗机构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人民群众得实惠。“4”是以“立、破、融、惠”四项机制来实现融合发展。“立”,坚持妇幼保健院独立机构设置、独立法人资格,实现市妇幼保健院独立的运营管理、独立的数据上报、独立行使辖区管理职能;“破”,打破原妇幼保健院机制,全部对口归入人民医院相应科室,然后重塑妇幼保健院业务体系。“融”,双方共用行管后勤科室和部分临床医技科室,实现共用共管,一体化管理;“惠”,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四)深度融合,“高”品质建设。从院区建设、学科发展、公卫服务、科研教学、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打造市妇幼保健院与市人民医院融合发展的特色与品牌。瞄准妇幼健康发展前沿,重点培育生殖医学中心、优生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产后康复中心、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等富有妇幼健康特色的业务科室;分批次重点打造一批市级妇幼特色精品专科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高标准建设医学遗传学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产前诊断分子遗传实验室。
(五)勠力同心,“高”质量发展。一是实现深度融合重组。进行资源重组,形成人才、技术、设备等医疗资源互补共享。二是高点规划设置学科。按照国家《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要求,规范设置四大部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规范设置科室。三是突出妇幼特色,打好融合发展“组合拳”。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凸显医防结合的功能定位,打造“妇幼+中医”相结合的特色妇幼业务。
二、圆梦三甲妇幼保健院,辖区管理指标持续向好,妇幼特色业务蓬勃发展
东营市妇幼保健院在2025年1月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融合发展优势凸显:
(一)辖区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辖区核心指标持续向好。我市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指标持续向好。全省妇幼健康项目绩效考核由融合前的第9名提升到第5名。
(二)妇幼保健机构快速发展。市妇幼保健院融合后行管后勤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总数达到64个。融合前后的数据对比来看,床位数由6张增至308张,结束了近10年无住院服务数据和分娩数据上报的历史;年门诊量由5万余人次增至38万余人次;出院量由0人次增至1.3万余人次;手术量由0台次增至3000余台次。
(三)妇幼职工获得感得到大幅提升。融合后原市妇幼保健院职工与市人民医院职工实现同工同酬,执行同一绩效政策,在职称晋升政策上向原市妇幼保健院人员倾斜,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凝聚力显著提升,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倍受鼓舞。
三、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改革工作行稳致远
(一)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高位推进是融合改革的必要条件。此次融合改革,是在东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级多个部门联合推动下完成的。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高位推进,才能使融合改革发展工作顺利实施。
(二)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谋发展是融合改革发展的前提。目前妇幼保健院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很多妇幼保健机构都面临运营压力,因此,让妇幼保健院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融合改革错位发展,避免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医疗机构间无序竞争,实现互惠共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让综合医院的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了解中国妇幼保健事业近8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妇幼工作润物无声的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性,了解妇幼工作的广泛性和政策优势会为综合医院发展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极大调动双方职工对融合发展改革的依从性和认同感。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坚持守正创新是融合发展改革的关键环节。融合发展改革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勇气。守正不守旧,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幼健康发展道路不动摇,又敢于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魄力直面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好综合三级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雄厚人才优势、先进的技术设备、强大后勤保障、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等有利条件,跑出新时代妇幼融合发展的“加速度”,快速实现妇幼保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融合发展改革行稳致远的有效保障。以增进人民福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融合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形成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有机统一的长效机制。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一个党委领导下的两个机构”的融合模式,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的重要作用;二是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妇幼健康发展道路,确保妇幼功能定位在融合发展中得到强化和提升;三是明确在融合发展的强力推动下,妇幼保健机构在区域中的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使发展的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东营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人民医院融合发展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创新举措,以“小切口”撬动“大健康”,趟出了一条“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新路子,形成了1+1等于1的一体化管理效果和1+1大于2的融合双赢效果。
(点亮在看+关注+点赞+星标+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