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佛山妇幼 | 一院三区联动·医教研智文融合
最新动态
佛山妇幼 | 一院三区联动·医教研智文融合
2025-06-251

高水平探索妇幼保健院机构的佛山实践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与探索

第一部分

政策导向:立足国家战略,锚定发展目标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要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调要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十四五”国家卫生健康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进一步细化了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确保妇女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1、 落实国家政策要求

(一)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理念。聚焦“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提供“有温度、有情感、有人文”的医疗保健服务。强化孕产妇、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覆盖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及儿童各阶段,形成“防、筛、诊、治、随”闭环服务模式。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妊娠风险筛查、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等),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计划。

(二)优质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加强服务能力提升、专科能力、急救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缩小与综合医院的差距。建立医联体与专科联盟,通过技术帮扶、远程协作等方式,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与同质化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三)智慧医疗与数字化转型。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管理的有机融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四)从理念到实践的制度化推进医学人文建设。建立《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母婴友好场景落地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通过以院训、院徽、院标、院歌、IP形象打造“粤式人文妇幼”品牌。构建“技术硬实力”与“服务软实力”双轮驱动的新格局,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具温度的“佛山样本”!

二.结合地方发展需求

佛山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对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着更高的期望。我院立足佛山实际,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大保健、强专科、精综合”的发展战略,打造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妇幼健康需求,为佛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第二部分  实践路径:创新驱动,多维突破

一、多院区协同发展,打造妇幼健康服务新高地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1年,74年来蓬勃发展,四易院址日益壮大。由市政府挂牌“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产科医院”,2024年成为广东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加挂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女儿童医院名称。2020年12月,正式形成了新城院区、禅城院区、城门头院区“一院三区”发展新格局。医院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350张,配备医疗设备约10亿元,员工近2600人。医院根据区域禀赋差异,对“一院三区”实现差异化定位、同质化管理、互补式发展。

(一)差异化定位。医院提供临床服务的两个院区分别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和顺德区(佛山新城)。新城院区规划床位1000张,规模最大,设施完善,设备齐全,是综合服务院区,承载着建设佛山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救治中心,打造珠江西岸妇女儿童医疗保健高地和科教研中心的使命。禅城院区立足中心城区,打造高密度便民服务网络,350张床位精准满足妇女儿童基础专科服务需求。城门头院区设置了独立建制、全院共享的科研机构,开展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业务,是临床与科研实现闭环的转化中枢。

(二)同质化管理。建立了覆盖多院区的“三个一”管理体系,即一支管理团队、一套质控标准、一个考核体系,确保服务同质化与运营可控性。无论是职能科室还是临床医技科室,都只有一个科室负责人,通过统一诊疗流程、质控指标、应急预案来管理科室,并根据各院区的服务量、疾病谱、病情难易等情况调整服务重点,灵活调度人员和设备。全院专家均须两院区出诊,轮诊情况纳入绩效评估。

(三)互补式发展。医院以“一院三区”发展新格局为战略支点,打破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传统路径,转向以专科深度、服务精度和管理效能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并紧扣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升级趋势,实现服务能级跃升。2024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新生儿数首次突破了2万大关,较新院启用前增长44%;门急诊服务量增幅超62%;住院服务量和手术量分别实现了97%和63%的跨越式增长。

二、医教研融合创新,构筑妇幼医学人才孵化基地

医院整合全院30个临床医技科室优质资源,精准聚焦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三大学科群建设,逐步构建起专科建设与科研教学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妇幼保健院学科建设新范式。

(一)专科建设优势显著。现有国家级专科3个,包含国家孕前保健、婚前保健特色专科及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中医科)。获批10个省级专科,分别为:产科(含产前诊断)、妇科(含辅助生殖)、儿科、小儿外科、妇幼保健科(含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2个广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保健、更年期保健、孕产期保健等3 个广东省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另有市级各类重点专科22个。

(二)科研成果突破明显。医院两度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9项),获省部级项目27项,含省部级重大团队项目1项(乳腺干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识别、早诊技术及干预研究),发表SCI高水平论文近200篇,获专利授权186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75项),科技创新能力位列地级市妇幼保健院前茅。独家编写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型及手术图谱》一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发展规划项目目录。

(三)教学体系初具规模。2024年,获批广东医科大学佛山妇儿临床医学院。具备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配备有超1500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化医学技能培训中心。我院已成为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佛山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2024年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妇产科、儿科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

三、智慧医院领航,构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体系

医院持续推进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在佛山市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医疗机构“五级乙等”评定,成为广东省“互联网+卫生健康”示范医院。

(一)信息化推动医疗精准化。一是配备了自动发药系统、静配药品分检、检验流水线、智能采血、自动标本分拣、生物样本资源库、数字化手术室、手术医疗行为管理、床旁智护屏等信息化建设,实现药品、手术以及检验检查标本处理规范化、自动化、智能化。二是率先全市实现胎监联网平台化管理,将产检期间的胎监数据与电子病历、区域妇幼保健系统相关联,为急诊手术、病例分析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支撑。三是建设基于AI机器学习的嵌入式妊娠期及产褥期VTE防治管理平台,形成智能化的产科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预测,降低VTE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信息化推动服务多元化。一是创新推出检验检查项目“患者自助开单”服务,让感染、慢病、保健、体检等人群可以先检查再看病,减少诊疗环节。二是创新推出多院区统一管理的“5G+机器人云控视平台”,为新生儿家属(特别是新冠防控期间)提供及时、非接触、无障碍探视服务和护理宣教,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三是全院医技检查、检验、治疗的预约项目在线统一预约,涵盖10个检查科室和79个治疗科室,可按照性别特征、生理周期、诊断相关项目间隔限制等为患者推荐适合的检查日期,实现错峰检查、合理分流。

   (三)信息化推动管理科学化。一是推进医院资源规划管理平台,实现“一院三区”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促使流程审批规范、高效、透明、可控。二是上线后勤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运送、报修等后勤服务一体化管理与调度,机电管理中心实现院内各机电设备的智能化整合监控。三是以5G+机器人、轨道物流、气动物流为主体的智能配送系统,可满足全院95%的物资运输需求和住院病区全天候运输需求。

四、党建文化引领,提升人文妇幼品牌社会影响力

医院把文化建设放到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四维发力”——从形而上“树魂”、形而下“塑形”、对外提升美誉度、对内增强凝聚力四个维度重点发力,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一)提升文化精神感召力。一是在党建引领中强化鲜明底色。近五年,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个、广东省三八红旗手2名、广东省青年文明号4个。医院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妇幼健康党建与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二是在医院历史中提炼医院精神。通过新院启用、建院70周年等历史事件,设计了统一视觉标识系统,打造了院史长廊、阴式手术陈列馆,推出了医院系列文化丛书,启动了院志编纂工程,生动展现医院精神。

(二)提升文化载体吸引力。一是重塑妇幼视觉形象,打造“佛山妇幼狮子大家族”吉祥物,定制诊疗卡、宣传栏等特色周边,营造温馨氛围。二是构建新院文态微景观,结合科室业务特色,将护士站、走廊墙壁的主题图案按照花语、乐园、自然风光主题分区,赋予空间独特意蕴。三是矗立文化新地标,门诊大厅近100㎡壁画融合地域与妇幼元素,兼具艺术美感;篆刻院史碑记以文言回溯70年院史,彰显深厚底蕴。

(三)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联合社会力量,合作开展贫困危重孕产妇及儿童救助、罕见病儿童全周期关爱等公益项目。通过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结对共建,扩大基层影响力,拓展服务范围。与社会媒体合作拍摄名医推介视频,制作医院宣传片和宣传画册,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增强医院员工向心力。一是坚持事业留人,搭建多层次科研与学科发展平台,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项目,建立“临床-管理”双晋升路径。二是坚持待遇留人。完善绩效分配机制,向高风险、高强度、关键岗位倾斜,完善福利体系,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支持。三是坚持情感留人,建立员工全周期关怀机制,强化心理健康支持和家庭关怀延伸,打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温暖舒适的工作场景。


来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