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秦皇岛妇幼 | 以“四全”战略破局妇幼发展困境
最新动态
秦皇岛妇幼 | 以“四全”战略破局妇幼发展困境
2025-06-241

2024年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量同比增长21.3%,全市占比超50%,孕产妇死亡率为0;药占比降至11.33%(全省三级公立医院最低),患者满意度超95%。如何实现?答案在于“四全”战略:“强内核、来得了、留得下、治得好”。

一、强内核:党建引领强队伍,打造发展内驱力

1.轮岗育才—行政科室主任轮岗制度化。我们以制度化轮岗破解管理僵化困局:针对行政科室主任长期任职衍生的动力衰减、部门壁垒等问题,建立三年一周期的强制轮岗机制。在25年4月启动的第四轮轮岗中,16名中层干部完成跨领域历练,职业视野拓宽,推动跨部门协同创新项目增长。真正实现"岗位流动催生活力,多元历练锻造通才"的管理进化。

2.危机育才—部门 “三定”加“双选”。行政部门主任轮岗制度化以后,医院及时推动部门“三定”制度(即科员定岗、定编、定绩效系数)和“双选”制度(即部门主任与科员之间的双向选择)。21年,历时2个月时间,150名员工与30名中层干部参与,进一步盘活了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形成了充满生机活力的机关气象。今年在新一轮三定工作中,我院构建了"调研-评估-决策"三级工作体系,历时1个月完成岗位价值评估、科室运营效能诊断,形成量化排序,对排名前8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大的科室实施阶梯绩效系数上浮,将部分排在末位行政后勤人员调配至医疗辅助岗位,降低行政人力成本和占比。

3.舞台育才—年轻化突破。近两年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中层干部。24年至今完成干部调整26人次。实施"8090"青年干部培养工程,形成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80后干部占比提升,首位90后干部进入管理层,良好政治生态,激发活力。

二、来得了:盘活存量拓展增量

(一)政策协同是责任也是良药

在落实国家生育友好政策实践中,我院以"政策协同、关口前移、资源下沉"为核心策略,通过八大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起覆盖婚、孕、产、育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闭环,实现运营提升与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突破。

1.关口前移:筑牢四道健康防线

婚检:我院主动承担全市五区婚检及孕前优生检查工作,通过派驻专员进驻婚姻登记处、建立24小时婚育咨询群,打造"三级健康管理"新模式:备孕困难群体由生殖医学科护航,适孕人群由产科全程管理,非意愿妊娠群体由计划生育科专业干预。三年间海港区婚检率提升33.34个百分点,达85.15%,构建起婚姻登记与生育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孕前优生检查:针对基层孕前检查能力薄弱问题,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市级医院-区县机构-乡镇卫生院联动,通过630人次的基层人员培训提升孕前优生检查意识,规范检查路径,开展疾病早期干预,实现孕前优生门诊量同比激增83%,公共卫生成本节约,构建起生育健康的第二道防线。

孕期建档:破解"社区管不全、医院管不着"的孕产妇管理困局,创新"社区建档+医院管理"双轨制。建档率从63%跃升至92%,带动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突破90%国家线,形成孕产风险防控的第二道屏障。率先将早孕门诊并入产科体系,创建"发现即建档、建档即管理"服务模式。建档周期较国家标准提前8个月实践,确诊怀孕建档率达97%,推动全市早孕8周建档率提升至22%,构建起妊娠风险防控的第三道防线。

妊娠风险管理:建立妊娠风险网格化管理机制,对10家建档机构实施标准化改造,22家助产机构实现危重病例实时转诊。202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归零,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率100%,基层转诊抢救成功率100%,创下区域母婴安全新标杆,构建起妊娠风险防控的第四道防线。

2.服务网络延伸: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创新"与社区联动+在线专家群+免费入户指导"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产后访视规范率达96.36%。通过上门指导、健康咨询,将产后服务半径延伸至家庭终端。

整合产科、计生科、生殖科等、药学、心理等多学科资源,建立"四维防护"机制:首诊评估→专业咨询→风险告知→温情宣教,形成“术前劝导-术后支持”闭环管理。24年成功劝阻非必要流产46例,PAC避孕指导执行率达100%。 “产科管家”主动到计生门诊与患者无缝对接,帮助其享受早建档、早检查、早管理的“三早”服务,确保母婴健康。

针对“小眼镜(近视)、小胖墩(超重、肥胖)、小星星(孤独症、心理健康)、小骨干(脊柱侧弯等骨骼发育异常)、小蛀牙(龋齿)”五大儿童健康问题,联合市卫健委、教育局,组织开展全市托幼园所、中小学专项行动,给与儿童更好未来。

通过七大平台的系统建设,我院实现了三个突破性转变:服务模式从被动救治转向主动防控,资源布局从机构集中转向区域均衡,政策效益从单一执行转向系统创新,真正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

(二)嫁接存量资源做足增量

从产科优势衍生出月子会所靓丽品牌。依托全市唯一公立月子中心,提供多学科专家查房和中医康复服务,月子打造一日一品,谁接生谁查房,给产妇安全感,入住率跃升至 98%,探索云上月子和移动月子,流产术后小月子。并联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开产产后访视,实现“出院即入群、服务进家庭”。

皮肤科优势衍生为医美优势品牌,打造成河北省公立医院医疗美容标杆,构建集"皮肤美容、中医美容、口腔美容、外科整形"于一体的公立医美示范体系,公立医美运营模式成为全国风向标,并于去年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立项为“全国康美项目培训基地”及“示范基地”。

从妇产科优势学科衍生盆底康复品牌的基础上提档升级为可视化电生理诊康系统,并从女性盆底康复扩展为全人群电生理健康管理。从单一产后康复延伸至老年尿失禁、慢性盆腔痛、慢性疼痛、男性不孕不育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以产后人群为主的中医正骨、脊柱康复等6类新业务,服务人群大幅扩展。

从儿童保健优势出发,开展以新生儿护理为重点的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启动一个月服务超百人次。从儿童口腔优势学科,加强培训、引进设备改善环境人才,成为成人口腔的全市领军品牌。

三、留得下:服务优化与满意度提升  

1. 优化就诊流程  

一站式产科门诊,优化前:多科室跑动路线图,“挂号→缴费→2楼抽血→3楼B超→1楼取报告→返回医生诊室”,优化后:单点式流程图,一站式完成所有检查。距离:从 1200 步到 150步,孕妇少跑路。环节:从18个环节到6个环节。时间:单次产检:平均耗时≤1.5h (原耗时2-3h),单次建档:缩短50%~60%耗时。

2.满意度提升

1)问患者—以立行立改的态度温暖人心

入院时—就医有建议,请您“码”上说。患者从入院开始,门诊窗口、候诊区等,张贴有意见“码”上说二维码海报,专职人员实时监控“码”上反馈。收集意见建议1117项,改进包括诊疗流程、医疗服务态度、挂号、就医环境、指引标识等135项。

就诊中—多元方式开展满意度调查。就诊时诊间扫码,住院时床旁扫码,结算时自助机扫码,床边探访与交流,微信公众号、短信推送,24年门诊调查2945人次、住院调查1020人次,调研、汇总、分析,下发督办,涉及门诊流程、医保收费、医患沟通工作纪律等问题507项,改进工作157项。

出院后—暖心回访,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患者出院后,回访中心紧扣8大问题(就医环境、诊疗流程、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医疗技术、合理收费、治疗效果、医保结算)精准发力,倾听患者心声。24年对1.36万出院患者回访,收集意见建议177项,改进87项。每月患者满意度排名,管理干部例会通报表扬,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给予肯定和鼓励。

2)专项行动改善医疗服务

“服务期待大排查”专项行动,全院行政、临床 、医技科室中层下一线, 跟踪患者全就诊流程,解决百姓就医烦心事,7天时间发现问题402项,改进399项。此项工作赢得患者高度赞誉。

全市率先开展“就医体验官”活动,全社会公开招募20名志愿者,沉浸式就诊,从患者视角为医院“查漏补缺”,一周时间精准收集问题31项,改进工作7项。此项活动被省市级多家媒体报道。

开设管家服务:全周期精准化管理。团队驻点:派驻3名产科护士常驻门诊,联合孕产管家组建“产妇帮帮团”,全程跟踪服务。服务前移:在妇科、计生科、生殖科等科室设立“移动建档前哨站”,从怀孕初期介入管理。覆盖能力:服务半径延伸至孕期“第一站”,实现建档-产检-分娩全链条精准化服务。24小时云端守护,46个孕产微信群覆盖近万名孕妇,“24小时应答网”全天候在线答疑,2024年夜间响应产妇咨询3000人次,协助紧急分娩100余人,管家与医院值班团队线上实时联动,产妇出发同时急诊已做好接诊准备。“足不出户”完成咨询、随访、急诊衔接,就诊满意度达 99.95%。

四、治得好:医教研协同发展

临床救治筑基、科研创新强脉、教学传承续魂。

锻造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产科门诊每两周一次,病区每周一次,院级每季度开一次危重症救治演练。24年发现7大类42项问题,全部整改。也正是因为不间断的演练,抢救时形成肌肉记忆。24年抢救危重孕产妇17例,成功率100%。其中成功救治羊水栓塞患者一例。1分钟诊断5分钟术前准备12分钟婴儿娩出,母子平安。

科研教学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院将痛点转化为突破点。教学攻坚:21年获批国家级住培基地。24年综合排名第四。22年开展本科教学。25年本科考研上线率65%。24年成为两所高校研究生培养基地。与两所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共建科研项目13项。

数据见证深耕:我院全市分娩占比22年40.45% ,23年44.74%,24年50.11% ,25年3月53%。


来源: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