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高质量发展专家论证会”在成都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杨青、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苏建明等30多位来自妇幼保健系统的专家以及食品领域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杨青作开场讲话。他分享了我国儿童营养包项目的实践历程。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妇幼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24年,婴儿死亡率从200‰降至4‰,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降至14.3/10万,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但是,据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儿童在母乳喂养期后的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仍显著高于城市儿童。2012年开始,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儿童营养包项目正式实施。营养包项目主要覆盖全国832个贫困县。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显著改善了我国儿童营养状况。
他强调,儿童营养包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营养包在色香味、营养素稳定性、保质期等方面仍存在技术挑战,如脂肪易氧化产生哈喇味、营养素丢失等问题,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攻克。他希望与会专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提升儿童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苏建明代表协办方讲话,他指出,四川全省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生长发育迟缓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希望在各方支持和指导下,持续深化、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作了“中国儿童营养食品加工与贮运技术创新的探讨”的专题报告。她指出,全程氮气介导下的高品质婴幼儿营养包制备关键技术,有效控制了风味、营养素衰减和氧化酸败反应的发生。未来,儿童营养食品将向科学化、趣味化、透明化、营养化方向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儿童营养食品的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作了“主动健康-食疗的功效”的专题报告。他指出,营养干预在主动健康中具有重要意义。营养包就体现了“主动健康”的理念。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作了“营养包发展历史与核心成效挑战”的专题报告。她指出营养包项目成效显著。YYB已经成为全世界专业名词。同时项目仍面临运输、储存和保管条件、营养知识普及、低价竞争等问题的挑战。
南昌大学副校长涂宗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江连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芳教授、江南大学孙秀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吴康敏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教授、西华大学唐洁教授、湖北省卫健委妇幼处向清处长、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赵鑫院长、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方俊群副院长、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朱庆雄副院长、赣南苏区食品创新研究院钟利敏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从多角度对项目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积极踊跃发言为项目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戴耀华主任在总结专家讨论环节时强调,本次跨学科研讨,有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更有推动营养包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会议成果丰富。
会议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互联网与产业合作部主任金磊主持。
扫码关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